SmartM 人才培訓網

組織為何會慢慢讓人失去同理心?

專案管理生活思維
2015-04-27
組織為何會慢慢讓人失去同理心?

最近有位老闆來找我們,希望我們能幫忙他規劃一個講座。

 

我說,『關於甚麼題目? 專案管理的知識嗎?』

 

他搖搖頭說,「我們內部已經有設計很嚴謹的管理流程了(得意貌),只是我覺得我的員工常常相互推卸責任。 部門之間的隔閡也一直很嚴重! 很多人事情只做一半。 明明多用心一些,幫其他部門多擔待一下,不是能讓事情更圓滿嗎?」

 

我說,『有沒有甚麼具體的例子?』

 

他說,「比方說研發部門老說業務亂承諾事情。 答應了客戶很多根本做不到的事情,也從來不會先來商量一下。」

 

「不然就是工程部門老抱怨採購都買些便宜的爛貨,讓他們裝配上有困難。」

 

「或是PM都老說大家都不配合他,導致專案時間趕不上、或是要人時部門主管都說沒人、產品有甚麼問題時,幾個部門則彼此都踢皮球。」

 

他嘆口氣,「這樣子的事情天天在發生,還不僅是發生在那些年輕的小朋友身上,連一些跟我好多年的老員工也是這樣。 所以我想說,你有沒有甚麼議題能夠在我們公司講講,能幫忙提升大家工作上的同理心? 灌輸一下公司是個大家庭,大家應該相互幫忙、彼此擔待的概念!」

 

我苦笑說道,『這情境聽起來真是很典型.. 不過,X老闆,這並不是辦個甚麼講座就能解決的問題。』

 

雖然市面上一直有很多團隊凝聚的講座或是活動,但我其實很懷疑這類活動的具體成效。 如果是因為大家彼此不熟,團隊建立初期要做些破冰的活動,那這類活動倒還不錯;但如果是因為部門之間充滿心結,要透過這類活動來改善,那我就比較感到悲觀了。

 

會感覺悲觀的原因,在於公司內部的問題,很少是因為大家不懂同理心。 員工不是小學生了,誰不知道「同理心」、「要為別人著想」、「要為了遠大目標共同努力」等等的這些觀念? 但部門之間會吵吵鬧鬧相互指責,往往不是大家不願意做,而是在「理性的盤算」上做那些事情不合算。

 

以我自己的經驗,組織內部的衝突,反而多源自於這兩點:

 

1. 既有的獎勵機制。

 

2. 流程與組織分工。

 

先看一。 很多組織是各部門獨立訂立獎勵機制,所以很容易就產生流程「局部優化」的問題。 採購部門的目標是每次採購所花的錢最低,KPI有時候甚至落實到每個採購人員身上,那當然大家是想辦法選擇最便宜的物件來購買,也盡量想辦法壓榨供應商。 至於買來的東西若不能用、較費工,或把供應商惹毛了,那反正也是別的部門的問題。

業務單位有業績的壓力,在季末實在逼急了,客戶說甚麼都好,單子先拿下來再說。 過度承諾也好,單價不好也罷,反正那也是將來才要面對的事情。達到個人目標,確保年終是第一要務。 至於後面的問題,反正不經我的手,我多想幹嘛?

 

再來看二。 很多組織都說他們有管理機制,但很多次我真的進去公司細看,發現所謂管理機制只是一堆各自獨立(甚至各自衝突)的表單跟程序。而且這些表單與程序往往是來自於HR、財務、總務等Administration單位各自設計的結果;並非是根據核心商業流程的必要性來規劃。換言之,大家要求別人填某種表單,只是因為「方便」達成自己部門的目標。 可是這些目標是否有被整合以及是否有利於整個商業目的推動? 往往沒從這種角度來考慮。

 

舉例而言,很多公司的部門都有預算制度。可是這預算是怎麼定義下來的?是因為明年有特定的策略活動,所以相關部門獲得對應的預算來執行這些目標?還是部門預算跟公司策略毫無關係的分開制定?如果是後者,某天突然有個重要案子要執行,可是部門根本沒有對應預算,或是得挪正常事務的預算,那當然沒有部門會想全力配合。配合得花很多心力,日後還可能被財務單位糾正。但消極配合會怎麼樣? 跨部門合作的案子反正最後都會是一場爛帳。就算做壞了,也是案子不賺錢,但我自己的年終很可能一毛不少。 任何理性人都知道該選哪一邊...。

 

當公司有太多這類鬆散的程序與控制機制,而不是從商業目的來集中設計時,最後的商業流程,自然變得得靠部門間勉強磨合來運作。人緣好一點的去拜託就能順利、或是老闆很重視的案子就有人盡心,至於其他跨部門事務就很自然的會掉在三不管地帶。

這也是為何很多主管會以為該要培養大家同理心的原因。以為只要讓各部門願意多往外多跨一點,事情就會順利。 可是規則上卻又不斷處罰那些多跨一點的人,並獎賞那些只考慮自己的人。所以最終,大家自然把同理心收起來了。

 

當事情演變如此時,問題通常已經不在於員工沒有同理心。 更不可能透過一場演講或是一個活動突然讓人開竅,覺得「我該多體貼別的部門」。

 

那這該怎麼辦呢? 有人或許會問。

 

只有一個方法,就是回歸基本經濟學概念:從遊戲規則上做改變。 當規則是設計去鼓勵對的行為下,流程是從整個商業目標的總體去考慮,人最終才有可能會往那個方向靠攏的...。

 

延伸閱讀:為何公司有些事,某人做很OK,換個人做就不行?

 

原文出處:專案管理生活思維

 

嚴禁抄襲,若欲轉載,敬請註明出處「SmartLinkin商務社群網」並附上原文連結。
歡迎各大媒體交換文章連結。
圖片來源:主圖、縮圖-JD Hancock(CC Licensed)
加入「SmartLinkin商務社群網」粉絲團,更多商務訊息等你關注。
嚴禁抄襲,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歡迎各媒體交換文章。

關注工作、管理、商務情報

親愛的讀者,歡迎加入「SmartM人才培訓網」Facebook粉絲團,每天更多豐富的工作、管理、商務報導等你關注與分享。

加入Line帳號,關注最新的工作、管理、商務情報,學習不間斷,精采文章不漏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