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artM 人才培訓網

新書搶先看》職場冷暴力

林煜軒
2019-04-28
新書搶先看》職場冷暴力
本書的第一部,就是介紹冷暴力的基因根源──人格缺陷,希望幫你瞭解他,處理他,搞定他。
第二部「冷暴力如何侵蝕與蔓延」,就是用社會學理論探討冷暴力運作的方式,以及以神經心理學原理,解析、助長冷暴力的集體反應。讓你從故事中,一次搞懂職場潛規則背後運作的真相。
第三部「冷暴力的檢測試劑與職場處方箋」則是收錄職場的實戰祕笈。

依賴型人格者的心理剖析

  1. 職場媽寶
如果今天長官請假,依賴型人格的員工在長官指揮的一天裡,可能不能做,也不會做任何事情。
古典精神分析認為依賴型人格是因為在需要哺乳的口腔期缺乏滿足,造成他們日後的生命歷程更傾向依附在能提供充足「奶水」的地方,小至主管、公司,大至黨國的奶水,而對於餵養他們奶水的主管和組織,依賴型人格的員工不僅言聽計從,還會幫主管與組織「造神」。想想我們從小到大,是不是常常聽到爸媽和老師說這樣的話。
「你如果現在好好認真念書,考上醫科。醫學院的門口一堆有錢人,準備好嫁妝,排隊在找女婿,你還怕交不到女朋友嗎?」
「跟對這個老闆,進了他的實驗室,保證你少奮鬥二十年!」
「有了這張台積電工程師的名片,你就是人生勝利組,這輩子就免煩惱了!」
最近有一則新聞,報導香港的外科醫師大老們一致譴責現在的年輕人越來越不「聽話」了。大老們說:「現在的年輕人注重工時要合理,下班後都不知道跑去哪裡享樂,哪像我們老一輩的外科醫師尊師重道,以自己的工作為榮,連相親、結婚都一定要先問過科裡主任的意思呢!」
以自己的學校、公司為榮,並沒有什麼不對,但是依賴型人格的員工會衍生出一種千錯萬錯,長官、公司絕對不會有錯的病態情結,心理學稱為「幼稚的理想化」(primitive idealization)。在幼稚理想化的驅使下,天下無不是的長官,而且公司部門裡即使再怎麼有問題,他們死也不會離開,因為他們是永遠無法斷奶的巨嬰。
  1. 巨嬰的分離焦慮
在依賴型員工的眼裡,只要任何脫離這個理想化軌跡的人,都是有問題的。在他們眼中,「非我族類,其心必異」,所以也才會離開目前的組織。他們對離職的同事帶著一種歧視,甚至是仇視的心理。「他怎麼做不到兩個月,就『陣亡』了?真是一群爛草莓!」在被公司馴化的腦袋裡,他們認定離職是因為無法面對挑戰,卻永遠看不到部門裡弊端叢生的危機。
在醫院,我們常把同事的「離職」叫做「AAD」(Against Advice Discharge的縮寫),這源自「病況危急,家屬不願病人多受折磨,不再接受(Against)插管、電擊等急救建議(Advice),而出院回家(Discharge),好讓親屬能隨侍在側,壽終正寢」。這個黑色幽默警告著,在醫院裡的工作應該要從一而終,如果離開這家醫院,你的死期就不遠了。
  1. 依賴型人格的深層恐懼
「你的意思是說,我這十五年都是白幹了?這兩、三年來,我的績效,都比不上那幾個來公司不到一年的菜鳥,是嗎?!」
「不信你隨便找個我們這層樓的問問,誰敢說我工作不夠認真、盡責?」當梁姊說出這句職場大忌時,我知道這一切恐怕沒有轉圜的餘地。梁姊賭氣,她沒領老闆的資遣費,就離開了這間奉獻了十五年的公司。
怎麼說梁姊的這句話是職場撕破臉的大忌呢?因為這句話蘊含著依賴型人格常見的僵化工作態度,這也是他們在職場中的兩種深層恐懼。
要老闆問其他同事自己的工作狀況,這代表自己和老闆的溝通不良。老闆對員工不滿意,但員工卻自我感覺良好地自顧自地做事。依賴型人格的員工,最害怕的是自己的表現與眾不同。梁姊十五年來很能融入公司,所以她有信心隨便找個同事,都能認同她的工作態度,但是當她面臨的第二層恐懼:她所依附的主管、公司、大環境否定了她自以為的認真、負責,那簡直是否定了她一輩子存在的價值了。
太努力地克服第一層與眾不同的恐懼,卻是造成第二層恐懼,也就是被制度否定的根源,這也是「中年危機」最常討論的話題。為什麼努力了大半輩子,還會被自己的主管和公司否定呢?因為我們已經悄悄來到一個公司比員工短命的無情年代了!曾經是全球百大企業的柯達、諾基亞,在產業快速變遷的洪流下,早已破產、被併購,而現今前十大跨國企業,如蘋果電腦、臉書、Google,它們在十五年前都還只是個不起眼的小公司。
我相信依賴型人格這種過去最適合鐵飯碗的「公務員性格」,在未來的十年,將是職場中最難生存的物種,也會是產生「中年危機」最大的來源。

與依賴型人格者的相處之道

  1. 大家開會共同決定
三十年前的一位台北市長,在他的傳記裡,透露自己在公家機關裡走跳一輩子的祕訣:面對所有的大風大浪,原則很簡單,不到二十個字。「有法依法,無法循例;無法無例,則開會共同決定。」
我細細推敲這句話的精髓,不禁拍案叫絕,因為這確實就是打通依賴型人格死腦筋的心法。
白話點說,就是先依法行政,翻出可以遵循的法條,讓他們配合。依法行政的功力,是依賴型人格員工們的專長。找不到法條,那就找看看,先前有沒有類似的做法,讓他們可以相信。如果找不到類似的案例,那就把大家一起拖下水,就是多開幾次會,凝聚共識,一起決定。
依賴型人格者他們的核心是害怕與眾不同、害怕改變,所以與他們共處的最好方式,就是讓他們覺得他還是跟大家都一樣,沒有改變。對付他們的方式,是先求同再存異。要找出一個類似的案子,讓他們覺得你所要做的這件事情,並非前無古人,而是有例可循。因為他們害怕的是改變,所以你先拿出法條和慣例講相同的部分,然後再開會共同決定怎麼處理不一樣的,他們的接收度會提高。依賴型人格就是害怕改變,只要大家同意了,他們的抗拒反而就成為「不一樣」了,這麼害怕變成不一樣的他們,自然而然,就會跟著大家一起做。
  1. 讓死腦筋的員工,了解規則中的規則
沒想到三十年後的台北市長,也特別迷信「標準作業程序」SOP(Standard Operating Procedures)。每件事情,他幾乎都要制定出一個SOP,被公認為「SOP控」。SOP確實是個好的制度,但就我的企業界經驗,一份工作中需要常常遵守的SOP如果超過三項以上,那麼,這些SOP就是繁文縟節了。
而當我親眼見識到外商跨國企業SOP的「立法精神」後,我才知道原來台灣大部分公家機關的SOP,都像是清末民初時我們學西方世界的船堅炮利,卻只學到半套一樣。根本就只是模仿了皮毛,並沒學到其中的精髓。
SOP的制定和「法律」的制定是一樣的。我們都知道「法律」是依據「憲法」而制定,而在「法律」之下,又會訂出「行政命令」。通常在大企業裡,會有一套明確的中長期的「營運政策」(policy),這就像是國家的憲法。而在「營運政策」的前提之下制定SOP,就如國家依據憲法而制定法律,而每個國家、分公司會再針對SOP,制定詳細的「工作細則」(work instruction),就像是法律下的行政命令。
據說美國曾在甲午戰爭爆發前夕,派情報員探查看看中、日兩國誰會打贏。情報員不到一個星期,就回來斬釘截鐵地說:「這次戰爭,日本必勝!」
情報員說他到中國的北洋軍艦上,看到每發射一發大砲,中國海軍官兵就爭先恐後地把剛洗好的衣褲,拿到熱烘烘的砲管上,當作烘衣機,完全毫無紀律可言,但到了日本的軍艦上,一位正在指揮行軍的班長突然被召回離開,沒有下達立正暫停的口令,每位日本兵也就沒停下來,繼續踢正步向前走,並且一個接著一個地跳下海去。情報員因此斷定,日本這樣守紀律,絕對會大勝中國。
情報頭子聽了,卻輕鬆地笑了笑說:「日本會贏中國,沒錯,但這樣只懂得服從命令的日軍,還贏不了我們美國。」
這則稗官野史裡的日本軍可能有點荒謬,但這也點出了一位真正懂得遵守SOP的員工,不是像那只知道遵守命令的日本士兵,而是懂得規則中的規則。一個能了解公司組織「營運政策」(policy)的人,才是真正的經理人。(本文摘錄自《職場冷暴力》寶瓶文化)
書籍介紹
作者:林煜軒
出版社:寶瓶文化
出版日期:2019年03月
 
嚴禁抄襲,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歡迎各媒體交換文章。

關注工作、管理、商務情報

親愛的讀者,歡迎加入「SmartM人才培訓網」Facebook粉絲團,每天更多豐富的工作、管理、商務報導等你關注與分享。

加入Line帳號,關注最新的工作、管理、商務情報,學習不間斷,精采文章不漏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