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artM 人才培訓網

蕭青陽:不要怕被挑剔,把一切當成養分

LaVie行動家
2015-05-04
蕭青陽:不要怕被挑剔,把一切當成養分

頂著亞洲第一位入圍葛萊美獎專輯包裝設計師的名號,蕭青陽沒有半點架子,就像一位鄰家大哥一樣,訴說著自己對於專輯包裝的熱情,「設計現在是顯學,但沒有對於設計的熱情,在這條路上會走得很辛苦。」

 

趁早立定志向,找一條和大家不一樣的路

 

從小住在新店安坑,身為漢餅店的長子,蕭青陽回憶起當年,「那個年代,家裡的環境是辛苦的,爸爸每天要背著糕餅到外面去賣,小孩子不能有太多要求。」對學校成績沒什麼概念,有一次拿到零分的成績單,他懵懂地想,這應該是不好的東西,於是隨手一揉丟掉,不敢拿回家,不過在繪畫方面,他就表現優異,「我還記得有一次題目是『行的安全』,我畫得好認真,被貼上了佈告欄,我才知道,啊,那佈告欄原來是貼優秀小朋友東西的地方呀!」爸爸對他在繪畫上的優異表現也不吝稱讚,媽媽常著對爸爸笑說:「蕭青陽就是想要得到你的讚美,才會去畫畫啦!」

 

小學時搬到中和南勢角附近,他記得自家對面就是一間唱片行,當時裡面琳瑯滿目的專輯,吸引了他的目光,每天都到唱片行裡轉來轉去,看著那些好酷的西洋專輯封面,他心裡想著:「為什麼要做成這樣?」仔細聆聽專輯內容,推敲著歌詞與專輯封面之間的關係,當時他就告訴自己,將來一定要做去做唱片專輯封面。18 歲那年,蕭青陽如願進入上格唱片當設計,「當時還沒有包裝設計這種東西,我是到唱片公司當美工。」在那個還在用手工貼版的年代,基於對專輯封面的高度嚮往,蕭青陽投入了超高的熱情製作,也開啟了接下來的專輯包裝設計之路。

 

蕭青陽也曾對設計生涯感到迷惘,在港星大舉入侵的那個年代,他因為受不了專輯封面都是偶像導向,一概使用大頭照當封面,於是一度放棄專輯封面設計之路,跑去賣肉羹麵,沒想到因為賣得太便宜,做沒幾年沒賺頭,又走回設計老本行,「說真的,當廚師不是我的專長,而我也沒辦法忘懷對於專輯封面的愛。」重回唱片專輯設計業,他恰巧搭上魔岩推出創作歌手的年代,一些非主流歌手中的主流,要被推到第一線,這與蕭青陽原本的設計理念相符,於是他與這些創作歌手們,一同在那個創作歌手剛開始的年代打拚。

 

「我沒有特別去找案子,因為唱片圈是一個很封閉的圈子,你一個東西做得好,大家就會繼續來找你,而這也是唱片公司老闆給我最大的鼓勵。」這張封面還沒完稿,下一張已經確定是你做,而當時專門只做封面的設計圈人士也少,因此手上一直都可以有固定的收入,但他也不因為這樣就隨性亂做,聽著音樂,想著封面,與攝影師溝通,如何表現出這個創作歌手的特質,正因為是非主流歌手,更要讓他們的正臉給大家看清楚,但又不想淪於偶像形式的包裝,「就因為想太多了,楊乃文有一張專輯封面我就做了45款,把唱片公司的人嚇壞了。」至今,從蕭青陽手中出品問世的專輯封面早已破千張。

 

先交朋友,不把利益放在第一線

 

沒有固定的價格,和大家交朋友,是蕭青陽從事設計業的最大原則。先交朋友,再來談要怎麼合作,合作不成也沒關係,至少朋友交成了,不要把利益放在第一線,而是先思考客戶今天想要的是什麼,「我的客戶基本上都是我的朋友,就因為我們一起走過那年代,所以雖是個人工作室,但也沒有特地跑客戶的問題。」

 

曾經,也有客戶因為倒債付不出錢,最後把宣傳部的公司車押給他當稿費,他笑著接受。正因為跟客戶都是朋友關係,他能夠體貼每一位客戶的狀況。他給新一代設計師一個建議,如果剛開始接案時,不知如何定價,可以參考一般廣告公司的價格,因為廣告公司都是已經過市場分析的牌價,不同廣告公司自然有不同的價格定位,那麼自己也可以有一個底,「如果你覺得自己的作品很棒,那就可以用大廣告公司的價格報價。」

 

個人工作室最好的發展方式,就是與專業合作

 

2005年,蕭青陽首度入圍葛萊美唱片包裝獎,自此一炮而紅,成為唱片包裝的代表性人物。「當初得知入圍,覺得相當意外,也沒有想到人生就此有了變化。」一下子從幕後人員變成當紅的台前設計師,他發現自己花在設計上的時間,和過去相比變少了許多。

 

「設計是跟著時代潮流脈動的,以唱片而言,每十年大概就會有個潮流,像現在最流行的就是帶點手工感、小文青感的設計,儘管不是我喜歡或擅長的,但我仍抱持著一個學習的心態。」不改小學時代看到唱片封面那最初的感動,唱片代表的是一個流行的東西,時代在改變,自己的觀念也要改變,沒有大師的架子,和不同世代的討論學習,都是創造彼此更多想法的機會,一切都還是先交個朋友再說。

 

從出道起就是個人工作室型態,至今身邊只有一個助理。途中曾經也有過和朋友合開公司,或因葛萊美成名後,大量工作讓他不得不擴增工作室人手。幾度改變經營型態,目前他覺得,與專業合作,是個人工作室最好的發展方式,自己提出概念後,與不同領域專業的團隊合作,將分工發揮到極致,而自己也可以免去許多行政管理的時間。因為不能忍受上下班打卡的制度,嘗試過一次就不想在回到體制內,但他認為,累積些在公司歷練的經驗,對創業來說是好的,而自己因為一直以來,都很幸運地跟上時代潮流,以及業界中許多人士的慧眼相助,讓他能有今日的成就。

 

不要怕被挑剔,把一切當成養分

 

然而,最愛的唱片產業,近年已逐漸被數位發行取代,「這是一個令人感到無奈的發展,曾經我還真的製作過很多不同材質的專輯包裝,希望民眾可以因為這包裝好酷好炫而去實體唱片。」但台灣唱片產業式微已成事實,做一張只能在網路上看到的圖,真正的專輯賣不出幾張,讓他傷心。近年來,他已將事業發展轉向跨界合作,「其實我沒有那麼喜歡上台,但是如果老闆覺得我上台可以幫一點忙,那我的個性就是會願意幫這個忙。」

 

他笑說自己是五年級生,對於工作的態度,現在的年輕人恐怕無法想像。「就像以前用手繪圖,轉角有些不順,就會去找更細的針筆來描邊,而現在,一切都是電腦作業,圖片可以無限放大,放大到一個程度後,根本在印刷上是看不出來的,我卻還是會很在意那些根本看不到的地方,到底做到完美了沒有。」而這有點龜毛的個性,成就了他的作品,以前常被客戶挑剔的過程,他也不曾視為挫折,換個角度,就是這些挑剔造就了深層的養分,成就了今日的蕭青陽。

 

曾經,他對父母是有點埋怨的,「因為我相信自己是有天分的,只是當時的家庭環境不允許我深造。」如今,他以自己的天份和表現,奪下國際焦點,現在他的作品往往不需要提案,受到客戶完全的信任,在這樣的情況下,他思考的是更多的社會責任,許多學生為學設計慕名而來,但他想傳承的不是設計的手法,而是對人生的觀念。

 

當初因為喜歡音樂,喜歡專輯封面而踏入這一行,這個熱情支持他發展至今,「很多設計師是用設計的想法去做專輯封面,而我是用聆聽的角度去思考。」未來,他希望將自己對人生的觀念傳遞給更多人,也希望想走進設計這一行的後輩們,是真的準備好,確定自己喜歡這個行業再入行,這樣,必能如魚得水。

 

延伸閱讀:專訪江振誠:你是平庸的馬鈴薯,還是一顆地底下的蘋果?

 

原文出處、圖片來源:La Vie行動家

 

嚴禁抄襲,若欲轉載,敬請註明出處「SmartLinkin商務社群網」並附上原文連結。
歡迎各大媒體交換文章連結。
加入「SmartLinkin商務社群網」粉絲團,更多商務訊息等你關注。
嚴禁抄襲,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歡迎各媒體交換文章。

關注工作、管理、商務情報

親愛的讀者,歡迎加入「SmartM人才培訓網」Facebook粉絲團,每天更多豐富的工作、管理、商務報導等你關注與分享。

加入Line帳號,關注最新的工作、管理、商務情報,學習不間斷,精采文章不漏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