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artM 人才培訓網

洪大倫:恃才傲物,總有一天要吃大虧

光明頂創育智庫執行長/洪大倫
2016-08-08
洪大倫:恃才傲物,總有一天要吃大虧
圖片來源 : nory29

為什麼說「文人相輕」?因為中國古代能識字的人本來就不多,絕大多數都是莊稼漢而非秀才,因此說文人相輕,實際上只是因為那時候念書識字者少,所以看得懂文章並且提出批評,自然是文人,而不是農夫或武人。

 

追查典籍來看,在三國.魏.曹丕《典論.論文》中就有說到:「文人相輕,自古而然,傅毅之子班固,伯仲之間耳,而固小之。」而南北朝時代的《文心雕龍.知音篇》也引述這句話說:「班固傅毅,文在伯仲,而固嗤毅云下筆不能自休。及陳思論才,亦深排孔璋。故魏文稱文人相輕,非虛談也。」

才子蘇東坡,出口不饒人,仕途坎坷

顯然中國古人很早就發現到,讀書人學的東西多了,自己會有不同解讀,也不覺得自己有比誰差,所以下筆批評的時候並不留情。

 

比方說,北宋時代,一名叫張耒的文人,興高采烈的寫了首詩,想請亦師亦友的北宋大文豪蘇東坡過目指教,沒想到蘇東坡不僅一句讚美都沒有,還直接酸了張耒一頓,惹得張耒不高興,也回嘴辯論了一下。最後蘇東坡懶得再爭辯下去,於是叫他去問已經死了幾百年的曹操,這時張耒仰天長嘆說:「他(指蘇東坡)是權威,他嘴大,我嘴小,叫我如何去找已經死掉的人申辯呢?」

 

蘇東坡這個人,天資聰穎,少年得志,家裡父子兄弟都當官,留下「三蘇」的美談,還名列唐宋八大家。然而大體來說,蘇東坡的EQ有很嚴重的問題,所以雖然很早就當官,但這輩子始終當不到宰相的位置,反而仕途官運隨著年紀成反比,被皇帝越貶越遠,最遠甚至到了海南島這種蠻荒而未開發的國境之南。

 

正因為蘇東坡太聰明,因此許多人在他眼中跟笨蛋沒兩樣。這就使得他對看不順眼的事,下意識就覺得是對方的問題,既不滿新黨王安石的變法,又厭惡保守黨司馬光守舊頑固,還會當著上朝的時候直接嗆皇帝,讓神宗、哲宗兩位皇帝又愛又恨:愛的是他的才華洋溢,恨的是他的桀驁不馴。

 

於是,好好的一個天才,就在多數同事、長官、老闆都討厭的狀況下,排擠到只剩下自己一個人,沒錢、沒地位、沒人理,還得靠弟弟蘇轍接濟才能生活,最後孤單地死在常州。

名士禰衡,無禮狂傲,26就被砍頭

此外,還有一個人也很經典,他是三國時代曹操麾下的名士,叫禰衡。禰衡,字正平,山東平原人,《後漢書》說此人「少有辯才,而尚氣剛傲,好矯時慢物」,簡單說就是念過幾年書,嘴巴很厲害,目空一切,看不起所有人。但他和孔融(就是那個「小時了了,大未必佳」的主角)關係不錯,所以孔融多次舉薦他到曹魏去上班。只是雖然孔融這麼器重他,但他卻老叫孔融「大兒子」,卻沒想到這孔融當時已經40多歲,而他禰衡卻只是20初頭歲的小朋友,足以見得禰衡是多沒禮貌又狂傲的年輕人。

 

結果這老兄不僅對曹操擺架子,連續稱病不想去,還在背後狂罵曹操是混蛋,譏諷他是奸詐小人。曹操對這種事無法忍受,但因為惜才之故,因此不願意動手殺他。後來聽說他很會打鼓,於是又派人去請他來擔任鼓吏,這次似乎對了禰衡的胃口,於是他真的來了,表現還不錯,卻在表演完畢之後當著許多賓客和曹操的面,把全身衣服脫的一絲不掛,用這種方式來抗議羞辱曹操。

 

後來孔融覺得事有不妥,念了一下禰衡,要他來跟曹操賠罪,他答應前往,曹操也開心。沒想到等到他人來了之後,居然不是道歉,而是帶著一根大木棍,站在軍營外,一邊敲鼓一邊罵曹操,氣得曹操差點直接下令殺了他。但他並不想沒事殺了這個人,於是就打發他到劉表那裡去,來個眼不見為淨。

 

劉表在歷史上,素有寬和愛士的名聲,也就是脾氣還不錯的老好人,沒想到禰衡去沒多久,又搞的大家人仰馬翻、雞飛狗跳,劉表忍無可忍,但想到這是曹操打發來的又不敢直接殺了他,於是只好再把他趕到黃祖哪裡去。這次禰衡可就沒這麼幸運,黃祖是軍人出身,基本上是個老粗,一次宴會上禰衡又出言不遜跟他槓了起來,於是被拖出去打屁股,沒想到越打他罵的越大聲,最後黃祖忍無可忍就直接下令砍了他的人頭。

 

禰衡死的時候,才26歲。

 

借助他人之長,聽取意見,才走得遠

仔細想想,我們身邊其實也經常存在這樣的人:天資聰穎,才華洋溢,但容不下他人意見,並且無法與人相處,甚至別人的話沒聽完,文章沒看完,就提出自以為是的廉價批評。

 

對這些人來說,生活中如果不是朋友,那大概就是敵人。如果你針對他的看法提出建議,他就會認為這是惡意批評;如果你告訴他某個說法可能有錯,他會死不承認;如果你要在做錯事情之後認錯,他絕對不會道歉,同時試圖煙滅犯錯的紀錄,並且從此恨死你這個人,甚至乾脆放話先抹黑你,好讓你無法取信他人,以保全他的面子。

 

人性使然,每個人都有保護自己的意識,只是程度不同,尚可理解。但身為創業者的你,務必要讓自己戒除這樣的念頭,畢竟在你領導團隊創業的過程中,一定會有需要團隊的意見與客觀的看法,協助你做出最務實的判斷。假如你總是在大家為你設想之際,潑團隊冷水,不肯承認錯誤,不願修正路線,你非常有可能陷入自我的世界,而無法真正看清你所處的環境,正在一步步走向失敗,而非成功。

接受批評,認清缺點,才能避開盲點陷阱

創業者不該當刺蝟,你需要做的只是分辨:「這個批評或建議是否有助於自己?或者一則故事、演講、文章之中,是否有我可以學習之處?」

 

有人認為劉邦的成功只是個案,有人認為巴菲特的財富來自於他的財大氣粗,有人認為馬雲沒什麼本事,只是運氣好一點而已。無論你用什麼觀點去看待這幾個人,最起碼你應該懂得他們成功的方式從何而來,對你有幫助的你就學,對你沒幫助的忽略即可。但最笨的人就是,看到他們的缺失或短處,於是抹煞了他們的優點與成功之道,這無異於因噎廢食,而且還過於自大。

 

成功無法複製,但可以學習;成功沒有邏輯,但一定有道理;成功不見得人人都辦得到,但絕對值得努力。你可以選擇相信,也可以選擇忽視。但我寧願選擇相信,是因為我不會因此有所損害,然而忽視他人的成功方式,卻有可能讓你白走了冤枉路,或繞了一大圈才發現,原來這件事的成功竟然可以如此簡單。

 

許多路人的批評只是廉價的批評,他們的確不懂你所處的狀況,為此你不需要發怒,只要不作回應,那就是最好的回應。一個銅板拍不響,有些人挑戰你,只是為了贏得注意力,或者他就是為了面子,個性好辯,你不需要浪費時間跟他解釋,因為辯論從來沒有贏家,只會帶來更多爭議。

 

創業者應該重視的,是那些有經驗,有能力的建議,更重要的則是來自於你目標顧客的看法。你應該虛心聆聽這些前輩或顧客的建議,無論他們用什麼方式說出他們的看法,你都應該謙虛以對。你必須知道,控制自己的脾氣,不讓自己被情緒左右而忽略這些建議裡隱藏的真理,才會對你的創業有所幫助。

專注目標,保持理性,用最後的成功證明自己

老子說:「善戰者,不怒。」不要輕易被外在的說法、觀點、媒體報導,挾制了你的情緒。唯有在冷靜的情況下,你才能分辨什麼是你該聽的,什麼是你可以不搭理的。你的時間有限,不僅不該浪費在別人的期望之下,你還應該懂得聆聽智者與顧客的聲音。

 

其實自古以來相輕的不是文人,而是我們每個人的內心。當你被幾行文字挑動情緒,你該試著放下,專注的做好你眼前該做的事。在你成功以前,雜音很多;在你成功以後,他們會自動消失。創業的世界總是成敗論英雄,你想當英雄,就要忍受痛苦;你想當大英雄,就要忍受更大的痛苦。這很公平,也是你成功那日,果實之所以甜蜜的來由。

 

忘了你身邊那些蘇東坡與禰衡;反之,你也不要去當蘇東坡,更不要當禰衡。專注在自己的事情上,保持理性的情緒,用最後的成功來證明你自己,而非無謂的言語。

 

延伸閱讀

讀歷史學領導》洪大倫:有肚量,才能留住好人才

 

原文出處

大倫物語」授權轉載

嚴禁抄襲,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歡迎各媒體交換文章。

關注工作、管理、商務情報

親愛的讀者,歡迎加入「SmartM人才培訓網」Facebook粉絲團,每天更多豐富的工作、管理、商務報導等你關注與分享。

加入Line帳號,關注最新的工作、管理、商務情報,學習不間斷,精采文章不漏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