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artM 人才培訓網

如何化解主管與年輕世代間的代溝

我讀WEDO
2017-12-28
如何化解主管與年輕世代間的代溝
圖片來源 : 드림포유
編按:紐約時報暢銷作家、超人氣演說家賽門.西奈克根據他破1.5億瀏覽的影片「千禧世代在職場上出了什麼問題」,在《最後吃,才是真領導》書中全新增訂跨世代溝通章節與附錄,充分說明領導者該如何打造安全圈,與年輕世代成功激發合作戰力!
我們如今生活在「有害的富足」年代,有很大部分得歸因於父母及祖父母輩的良善意圖。
生長於大蕭條及二次大戰物資配給時代的偉大世代,想確保孩子不像他們那樣艱辛受難或錯過青春年華。
這是好事,所有父母都希望孩子一帆風順,別歷經他們受過的苦。

這一代的好思維,對另一世代未必適用

嬰兒潮世代就是這麼成長的,他們相信這些東西不該被剝奪。
嬰兒潮世代教育孩子對掌權者抱持懷疑:「別讓不願意支付酬勞者占你的便宜」,也「別讓任何事阻礙你得到你想要的東西」。
若當前境況和嬰兒潮世代年輕時相同,這些思維都很合理。
但是,今天的境況不同嬰兒潮世代年輕時的境況,因此,一些原本好的思維,對嬰兒潮世代的孩子來說就不太適用。
如X 世代(譯註:一般指1960 年代中期至1980 年代初期出生者)與Y世代的教養使他們相信自己可以得到任何想要的東西。
成長於網路問世前的X 世代信仰「埋頭苦幹」,身為被忽視與遺忘的世代,他們不曾認真反抗過什麼,也未曾在年輕時主張過什麼。
成長於1980年代的生活很美好,1990 年代及2000 年代甚至更繁榮,網路公司、電子商務、電子郵件、線上交友、免運費隔日送達商品,不用等待,現在就可以得到它!這一切對於此時已經長大成人的這個世代產生了影響。

千禧世代的普遍刻板印象:自我感覺良好

出生於1980 年代初期至2000 年代初期的Y 世代,也被稱為千禧世代(Millennials),因為他們是二十一世紀出生的第一個世代,他們是伴隨著網際網路、智慧型手機與社群媒體一起成長的第一個世代。
他們常被批評為膚淺、懶惰、不懂禮貌,不過這類批評也不是什麼新東西,每一個新世代都會遭受更老世代的類似批評,「現在的孩子」這個詞從來就不退流行。
有些人認為,任何世代都不能一概而論地類比,但事實上,我們成長過程中的經驗形塑我們,而且,形塑的不僅僅是個人,還有整個世代。
舉例而言,生長於1930 年代和1940 年大蕭條及二次大戰物資配給貧窮環境的許多孩子,終身都有節儉及保存東西的傾向。
有些人必須把牙膏擠到一滴不剩,有些人把所有優惠券都剪下來收集,但不論表現方式為何,他們共通的型態似乎都有相同的根源:他們全都在成長時期經歷過某種程度的經濟困境。
跟前個世代一樣,千禧世代也被年輕時的重大事件及技術影響,結果,我們開始聽到一些針對千禧世代的新抱怨,而且,我們無法把這些抱怨簡單地視之為「孩子就是孩子」類型的抱怨,
它們並不是每一個更老的世代都會對年輕世代發出的常見批評,這些是明顯附著於千禧世代職場行為的特質。
例如,許多雇主抱怨千禧世代員工不善於溝通,欠缺主動精神,無法承受批評,缺乏耐心,工作不投入,最嚴重的批評是認為他們「自我感覺良好」(sense of entitlement)。
不過,我也和無數的千禧世代聊過,他們的觀點又有點不同。

容易感到乏味,但展現創業精神

許多千禧世代承認,這些刻板印象並非全都是錯的,至少,以相對程度來說並沒有錯。
舉例來說,美國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的調查顯示,多數年輕人讚揚老一輩的人擁有更強烈的工作倫理、更高的道德價值觀,而且會更尊重別人。
與我交談的千禧世代也承認,他們很容易感到乏味,他們說他們不想整個職涯都待在同一個組織。但是,他們大多說他們想努力工作,願意努力工作,這一點,最明顯展現在他們的創業精神上。
相較於老一輩的創業者,千禧世代自行創業的年齡遠遠更年輕,嬰兒潮世代創業者的平均年齡是35 歲,千禧世代創業者的平均年齡是27 歲。
當被批評欠缺工作倫理時,許多千禧世代的回應是,主管不認同他們對於生產力的時間觀念。他們不需要特定時間在辦公室工作,科技可以讓他們在想工作的時候遠距工作。

新世代設法在工作生活中尋找平衡

不同於老一輩的人在辦公桌前忙碌而錯過生活,千禧世代找到方法讓工作與生活達到平衡。為何他們不能自我感覺良好?為何他們不能期望更賺得更多、承擔更多責任、更快的升職?
幾乎所有人都同意,一般來說,他們比嬰兒潮世代的老闆更有人脈,更熟稔科技,千禧世代也可能是有史以來教育水準最高的世代。
但是,一刀兩刃,我也聽到很多千禧世代抱怨雇主。他們對於主管不了解他們或他們的生活型態、沒有提供足夠的反饋意見、沒有充分利用他們的技能、對他們的工作不夠賞識等事情感到沮喪。
他們也期望公司能有更遠大的目標,能夠提供讓他們獲得成就感、覺得對世界有所貢獻的工作環境。
要說哪一方是「正確」的?這樣的辯論可能沒完沒了。
舉例來說,如果我用完全負面的詞來描述我對千禧世代的觀察,很多X 世代及嬰兒潮世代會點頭贊同,千禧世代則會抨擊說我以偏概全。

好領導者懂得年輕員工要的職場成就感

但是,如果我一昧稱讚千禧世代,把他們的所作所為都說成是長處或優點,我相信指責我以偏概全的千禧世代將少很多,但很多X 世代及嬰兒潮世代恐怕會沉下臉,認為我是千禧世代的辯護人。
其實兩方都根據自己的經驗說出有理的觀點。
姑且不管我們選擇從哪個角度來看,我認為,負責任的做法應該是試著了解實際情況,以洞察作為行動根據。
兩邊都必須認知到,對雙方有益的做法是,試著去了解到底是哪些因素造成千禧世代的行為。就算不為別的,至少這可以幫助雇主更善於領導千禧世代的員工,也可幫助千禧世代找到那似乎難以捉摸的職場成就感。

 

 

延伸閱讀

低潮時這樣做,找回內心無堅可摧的力量

原文出處

我讀WEDO

嚴禁抄襲,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歡迎各媒體交換文章。

關注工作、管理、商務情報

親愛的讀者,歡迎加入「SmartM人才培訓網」Facebook粉絲團,每天更多豐富的工作、管理、商務報導等你關注與分享。

加入Line帳號,關注最新的工作、管理、商務情報,學習不間斷,精采文章不漏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