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artM 人才培訓網

杜書伍:預算的認知

聯強國際集團總裁兼執行長/杜書伍
2018-03-19
杜書伍:預算的認知
預算是公司做年度計畫的重要工作。公司領導人在策略思考下設定年度目標;各部門依據目標規劃作法,並預估達成目標需動用的人力、設備與費用…等資源。這是一個設定目標、規劃方法與模擬預估資源投入的過程,也是朝向專業經營的方法。

隱含預計與不確定因素

規劃年度預算的過程,從策略目標會產生多少「預估營收」與「預估毛利」、需扣減掉多少「預估費用」、會得出多少「預估獲利」…都是模擬與預估的過程。假若預估得出的結果不理想,則需要重新評估各項做法的效益,與投資之資源與費用的適切性,必要時甚至要修訂營收目標,直到合理、可接受為止。
因為還没發生,一切都是「預估」的情況;而且環境與市場變化非常快速,競爭又非常激烈,三個月内的變化都未必看得準,更何況是一年。更直白的說,預算的不準度是很高的,只能盡可能運用經驗與技巧,提高準度;而「預算」之所以叫預算,便是隱含了預計與不確定因素的意涵。
雖然如此,大家還是要全力來進行「預算編製」的作業,作為下一年度工作的指引方向。否則,若完全無法預估全貌與執行方法,而是像瞎子一樣「盲撞」,錢花了但不知道會不會賺錢,這就不是專業經營的方法。

隨時關注變化,修正與微調

因為預算編製是在假設與認知「預算有其不準度」的前提下進行,所以,預算執行的過程,便應隨時關注内外環境與市場變化,亦步亦趨的檢討成效、修正與微調。換言之,預算只是年初規劃用的,所有預計投入的人力、設備、費用,在執行過程都應隨著環境變化隨時檢討修正。
當然,因應變化隨時判斷調整,並不是容易的事;所以在執行預算的過程中,仍需要經過主管批核,亦即需要部門主管與上一層主管共同討論出適切的花用決策,重大事項甚至還須上簽到更高層次的主管,以協助共同判斷。這才是「執行預算」的真諦,也就是「依據實況,再判斷、再核決」的精神。

消化、挪用預算,扭曲資源運用

很多人不深度理解預算的真諦,或是官僚心態的人,存著「有預算才可以花用」的心態,編製預算時拼命灌水(美其名叫「爭取資源」),以爭取最大的資源使用空間。使用預算時,不問環境變化與實際執行時的差異,開口閉口就冠冕堂皇抬出「我有預算…」、「都在預算内…」的說法。甚至預算用不完時,還有「消化預算」、「挪用預算」的壞習慣及腐敗觀念。在在都違背了預算的精神,也扭曲了資源運用。
雖然預算動用時需主管核決,不過,有些怠惰的主管為了簡化管理,只要「在預算額度内」,就「授權」下屬自行花用,或是「閉著眼睛」審核。因為在預算額度内主管便不過問,久而久之便誤導部屬形成錯誤的認知,只要是「額度內」的預算便不會審慎花用,而是浪費、挪用,有些甚至還會自肥、作假…,反正只要祭出「預算内」的大旗,就可以搪塞、矇騙過很多人。所以,「在預算額度内」不等同於「授權下屬自動盲目花用」,執行時仍需過審慎的拿捏與審核。

養成習慣,最少資運獲取最大效益

而且,預算編製還有一個很重要的觀念:並非去年有多少人、多少經費,新的年度就依去年預算為基礎,直接往上加碼;而是必須有「零基預算」的觀念,亦即不受過去預算安排與執行狀況的影響,以「一切歸零重新思考」的觀念,編製新年度的預算。因為組織本來就應該不斷進行「加減乘除」的調整,否則,直接扣連去年預算,就很容易忘掉「除舊布新」,而使組織愈來愈臃腫。
因此,大家應該精準理解預算制度的真諦,以及預算執行過程要把握的精神,而能用對的認知、對的方法,不斷的依環境的實況去「練習」如何做資源的最佳配置與使用,使得能養成「用最少的資源,獲得最大效益」的習慣與能力。
對於預算編列的準度與執行預算的判斷拿捏火候,是身為主管者非常重要的能耐,更是評核主管是否勝任中高階主管的重要指標。因為越高層主管掌握資源越大,假如沒有善用資源的意識與能力,那公司怎能將這麼大的資源託付他管理呢?
 
 
延伸閱讀
原文出處
聯強EMBA」授權轉載。更多精彩內容,請加入「杜書伍」粉絲團 
嚴禁抄襲,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歡迎各媒體交換文章。

關注工作、管理、商務情報

親愛的讀者,歡迎加入「SmartM人才培訓網」Facebook粉絲團,每天更多豐富的工作、管理、商務報導等你關注與分享。

加入Line帳號,關注最新的工作、管理、商務情報,學習不間斷,精采文章不漏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