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artM 人才培訓網

還在為工作焦慮?問出「為什麼」比糾結「如何做」更健康

SmartM/陳建銘
2018-07-17
還在為工作焦慮?問出「為什麼」比糾結「如何做」更健康
圖片來源 : jplenio

焦慮、沒自信是成就感、快樂感的兩道陰影,不僅降低工作專注度、效率,也會影響下班後的生活。面對焦慮感,與其抗拒不如接納,採用正念的心態和態度,訓練自己培養勇氣、堅定的信念,你將成為更理想的自己。

1.好奇心:問出「為什麼」比糾結「如何做」更健康

「順其自然」的心態,讓職場工作者很容易接受發生在職場的大小事,通常也包括了一些奇聞軼事。當我們是旁觀者的時候,會以為這並非份內之事而放手不管;而當我們是當事人,多半會怨天尤人才認份解決,而不是思考「為什麼會發生」呢?

沒有理所當然的事。抱持好奇心,可以有效地將負面思考的迴路轉為正向:
「為什麼他/她會這樣對我?」
「這件事怎麼發生的?」
「我怎麼想?」

於是好奇心變成打開困境的鑰匙,將會驚喜地發現,成長的機會正在為你打開。

2.自我認同:成為自己的教練

職場工作者解決職場問題時,可以分成「動物性」與「人性」兩部份。當壞事發生時,動物性的一面會放縱感性,可能破壞局面,卻也可能產生力量;人性教練則以理性協助思緒運作,穩妥卻可能失去銳氣。

值得注意的是,職場工作者的情緒和思考模式應該是分離的,儘管後者常常受到前者影響。因此自我認同就是解決情緒和思考模式過於緊密或脫鉤的問題。英國詩人約翰・米爾頓說:「一念天堂、一念地獄」,職場工作者通過認可自己當下的狀態,練習擺脫陷於情緒或墨守成規的困擾。

3.擺脫受害者心態:世界並非以你為軸

我們經常比喻憤怒就像洪水,事實上也是如此。負面情緒的產生又急又猛,因此職場工作者總是發現壞事一籮筐,全世界都像在與我作對。然而真是如此嗎?

當職場工作者注意到負面情緒滋生,可曾注意到它的消退?就像洪水過後水退得也急,徒留滿目瘡痍,卻可能帶來沃土。接受它、承認它、利用它,受害者心態要不得,地球也並非世界中心,職場工作者接納不完美的自己,將是改變的開始。

4.分享經驗:專注於他人時,問題就會變小

經濟學總是假設:人是理性自利的動物。當職場工作者專注於己,就會發現問題也都在己。職場工作者須謹記:「你並非孤單一人。」在職場,有團隊、有同事,保持熱切的競合關係,分享經驗,同時也分擔麻煩。

同理心從改善說話的口頭禪開始!將「我⋯⋯」「我的⋯⋯」變成「你感覺如何?」「你認為⋯⋯?」體認到每個人都是獨特的個體,問題漸漸解決,自然撫平工作焦慮。

 

 

延伸閱讀

你不一定需要安靜的工作

參考資料

medium

嚴禁抄襲,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歡迎各媒體交換文章。

關注工作、管理、商務情報

親愛的讀者,歡迎加入「SmartM人才培訓網」Facebook粉絲團,每天更多豐富的工作、管理、商務報導等你關注與分享。

加入Line帳號,關注最新的工作、管理、商務情報,學習不間斷,精采文章不漏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