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artM 人才培訓網

新書搶先看》看自己:如何掙脫別人或自己對你的偏見?

柯晗
2019-04-06
新書搶先看》看自己:如何掙脫別人或自己對你的偏見?
你可能還害怕一個人吃飯、不斷刷IG看臉書、花很多錢迷戀偶像、對自己的長相很介意、沒來由的憂鬱起來、做事拖延、對別人為什麼會喜怒哀樂沒感覺……。
作者認為,這些抑鬱情緒、愛做白日夢、乃至沒有欲望、與人群格格不入的問題,其實都是一種偏見,而這種偏見常常是別人給的,要不就是你看錯了自己貼上去的。

聚會沒多久就想回家嗎?

既不粗暴的將外向等同於「會做人」,也不過分誇大內向的優勢時,我們才算告別了迷信。
最近去學習外文,才讓我發現,各種進修學校和補習班是很有意思的地方。人們在這裡褪去角色外衣,化為目標單一的生物──學員。暫時拋下其他身分,這時展現出的自我,無論開朗或內向都格外純粹。有人可以從頭到尾不讓別人察覺自己的存在,也有人可以一直大聲接講師的話,爭相背單詞到課程結束。
愛接話的人常讓我感到困擾,他們動靜之大,毫不在意自己是否打擾別人思考。講師拋出的話頭在他們看來就像彈珠遊戲裡的彈珠,他們則是不斷移動的踏板,好像接不到,那話頭就會孤零零的砸在牆上、炸出一個洞。有時心急口快,常接得牛頭不對馬嘴,但他們也毫不在意,下次照接。這麼做沒有任何獎賞,那到底是什麼讓他們對大聲表現自己如此著迷?
多年前,我剛開始找工作、投履歷時,參照許多範本會看到當中的自我介紹,上頭一定會寫:「本人性格開朗、善於溝通協調,有較強的團隊合作能力」,卻沒有人敢寫:「本人內向,不喜歡跟人溝通、不愛與人合作」。
其實在新生兒時期,人自然會表現出氣質差異。初生嬰兒的基本個性傾向,大致分為適應容易和適應困難兩種,前者占65%左右。也就是說,世上確實有一部分人,和另一部分人有不同的氣質傾向,內向和外向也是一樣。
不同的研究對內向的人在團體中的比例有不一樣的資料。有一份數據稱35%至50%的美國人傾向內向。內向的人在不同職業和人群中的比例也不同。2016年,一份使用明尼蘇達多項人格測驗(按:Minnesota Multiphasic Personality Inventory,簡稱MMPI,是心理健康領域最常用的人格問卷之一。測驗的主要目的是在測量受試者個人和社會適應有關的人格特質,以供諮商、輔導及臨床診斷之參考)的調查發現,60%的律師是內向,而在專門處理智慧財產權的律師中,內向的人的比例更高達90%。
若依照上述的資料為參考的話,內向的人占世界人口的比例也至少超過三分之一,然而有相當長的一段時間,我們卻有意無意的漠視這個事實──用外向迷信將這些傾向內向的特性掩埋起來。
「外向的人心理比較健康」、「樂觀有諸多優勢」、「外向的人更長壽」……內向,就這樣被我們對外向的迷信逼得躲起來,不然就是削足適履—比如做一千遍心理測驗試圖證明自己是外向的人;比如努力學習被人認同的外向表現方式,以避免被人認為不會交際。
話說回來,該如何判斷一個人傾向內向還是外向?
內向的特質讓人們趨向於透過自己的內在世界獲得精力,而外向的特質使人們更依靠外部的刺激獲得精力。簡單來說,前者參加聚會沒多久,就開始想回家自己待著,而後者則參加一個聚會接著一個聚會,越來越有精神。
比起外向的人,內向的人較不容易依賴外部的刺激,而是能夠透過自己的內心世界滿足自己,但這種特質卻為他們帶來許多誤解。事實上,內向並不等於冷淡、不善交際、不合群。內向的人只是擁有較少數量的朋友、較小而深入的朋友圈,需要花更長的時間表現自己。
和外向相比,內向也沒有任何智力和行動能力上的缺陷,只是認知風格不同我們的人格傾向確實會影響我們的認知風格。神經科學實驗發現,內向傾向較強的人能很快注意到外部刺激,但需要調動更多認知資源去應對,並進行更深入的思考;而外向傾向較強的人對周圍環境的變化,有很高的監控能力,但當出現新的刺激時,他們使用的是迅速關閉其他認知通路,以準備好反應資源的方式來應對。兩種傾向的人群在記憶力和反應能力方面都沒有太大的區別,只不過在反應風格上表現差異。
我非常不喜歡用名人當例子,因為在不傷害他人的前提下,每個人都有權利按照自己喜歡的方式與世界相處,無論是否取得世俗的成功。名人事例的作用不在於他們的「成功」,而在於他們本身的聲望能讓許多人看到更多的可能性。因此如果名人事例對於一些人有用的話,我們應該記住以下這些著名的「內向的人」:
好萊塢知名女演員奧黛麗.赫本(Audrey Hepburn)、英國小說家J.K.羅琳(J.K.Rowling)、美國著名企業家比爾.蓋茲(Bill Gates)、美國第十六位總統亞伯拉罕.林肯(Abraham Lincoln)……這個名單還有很多人,最近在我身邊的例子,就是英國卡迪夫大學(Cardiff University)工程學系主任。身為傑出女性研究人代表,她說:「我是個內向的人。我有好幾次真的需要事先喝點酒,才有膽量走上臺講話。」
因此如果你覺得自己也有內向的傾向,也不必羞恥。你依然可以和幾個少數的朋友長時間交往,不主動自我介紹、講話前很緊張,或是事情發生很久後才弄清自己的感受,然後花更多時間沉浸在內……甚至你可以在需要公開露面前喝點酒或用其他方法,坦然接受這些調動認知能力的小舉動。
當然,你也可以平靜但堅定的告訴別人這些組成你的特點,因為你生而如此,任誰都想好好與這個世界相處,這並沒有什麼錯。
其實我也挺喜歡一部分愛接話的人,他們吊兒郎當的與講師調侃,插科打諢、講冷笑話,讓無聊的授課時時有新鮮空氣。但我覺得那些從頭到尾都保持沉默的內向者,也應當得到尊重和支持。
另外,我們過去認為,人分為內向和外向兩種類型,但最新的人格類型量表告訴我們:人是多面立體的,可能在不同的方面和場合有不一樣的內外向表現,甚至某個內向或外向的人,也可能在一段時間過後發生變化。實際上,每個人可能都感受到自己並非全然屬於外向或內向,總有某段時間,你感到自己精力充沛;有時你則想告訴別人,自己需要一個人待一會兒。
內向並不比外向笨,外向也並不比內向更聒噪、惹人厭。沒有人能確定自己只屬於一個類型,因此也並不存在某兩個或幾個涇渭分明的人類群體,不需要詆毀和割裂任何一種特質或人。因為每個人都隨時可能在自己身上發現兩種相反的特質。
有一天你會發現,所有人其實都在一條寬廣的光譜上各自存在著,而這才是世界本來的樣子。(本文摘錄自《看自己:如何掙脫別人或自己對你的偏見?》大是文化出版)
書籍介紹
作者:柯晗
出版社:大是文化出版
出版日期:2019年01月
作者簡介
柯晗
英國蘭卡斯特大學發展認知神經學博士、國家心理諮詢師、知名女性和女權心理學科普作者。中國心理社群平臺「友心人」主編和聯合創始人。《中國日報》、《澎湃新聞》、《東方早報》、《城市畫報》等青年知名媒體專欄作者及科學撰稿人。
 
嚴禁抄襲,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歡迎各媒體交換文章。

關注工作、管理、商務情報

親愛的讀者,歡迎加入「SmartM人才培訓網」Facebook粉絲團,每天更多豐富的工作、管理、商務報導等你關注與分享。

加入Line帳號,關注最新的工作、管理、商務情報,學習不間斷,精采文章不漏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