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artM 人才培訓網

他們是曾經不被看好的「黑馬」,如今的閃耀卻有共通點

Readmoo閱讀最前線
2019-05-17
他們是曾經不被看好的「黑馬」,如今的閃耀卻有共通點
圖片來源 : Pexels
英文的「黑馬」(dark horse)這個詞,源自一八三一年的小說《年輕的公爵》(The Young Duke)。在這本英國小說中,主角在賽馬比賽下了注,沒想到賽事由一匹乏人問津的黑馬奪冠,害他輸掉一大筆錢。「黑馬」這用詞旋即風行起來,意指事前不被看好卻意外獲勝的人。
這個詞出現後,社會不太知道要怎麼看待黑馬。根據這個詞的定義,我們平時當然會忽略黑馬,直到他們大放異采才赫然發覺,驚嘆於他們的異軍突起。即使如此,很少有人覺得能向黑馬學到多少東西,並應用在自己身上,畢竟他們的成功往往像是來自偶然,只是依靠運氣。
我們為麥考蜜珂和魯洛等黑馬的勇氣和堅持鼓掌叫好,但他們兩人一位從速食店店員變成發現新行星的天文學家,一位從酒保變成時裝大師,這樣的轉變未免太過離奇,彷彿只是特例,不值得效法。當我們想找尋可靠的成功公式時,想到的是莫札特、巴菲特和老虎伍茲等等,大家都預見會成功的人。
莫札特從八歲開始創作交響樂,巴菲特從十一歲開始買股票,老虎伍茲六歲贏得高爾夫球賽。他們很小就知道自己要走哪條路,花大量的時間往前奮進。這類傳統高手的成功策略似乎更容易複製:知道目的地,認真努力(非常非常努力),一路不屈不撓,最終實現目標。這是一套「標準公式」,是教師、老闆、家長和學者眼中最可靠的成就卓越方式。相較之下,麥考蜜珂和魯洛這類黑馬只是頗有意思的異類,不是成功的楷模。
但萬一我們都搞錯了呢?
從古至今,人們都在給予彼此成功的建議,各種勵志格言由來已久,跟哲學一樣古老。亞里斯多德、孔子和奧古斯丁都給過成功訣竅,我們也許會覺得這類古代智慧多數應該是歷久彌新的,但實際上卻並非如此,各種建議都有其時效。
最管用的建議必須明確、具體,能付諸實行,所以跟提出當下的時空密切相關。三世紀玻里尼西亞的成功建議(學習建造和操控獨木舟)是一回事,十三世紀蒙古帝國的成功建議(學習騎馬和顧馬)是另一回事;十五世紀阿茲提克的建議(別成為被獻祭的活人)是一回事,十八世紀俄羅斯帝國的建議(別成為農奴)是另一回事。
這類建議因時因地而制宜,當社會一旦轉變,就不見得繼續適用。一七七五年出版的手冊《發財制勝之道》(The Way to Be Rich and Respectable)就提出例子,作者特拉斯勒(John Trusler)在英格蘭從封建經濟轉變為商業經濟的最後階段寫下這本書,他發覺在接下來的新時代,發財致富的機會不再局限於王公貴族:「〔先前〕民眾樂於依靠貴族,從屬於貴族,還為自身的臣服與忠誠略感驕傲……但隨著貿易增加,財富亦隨之增加,民眾始而感到有新的需求……渴望先前從未夢想過的享受。」在新時代要如何成功呢?他給的建議乍看之下既奇異又不切實際,最終卻定義了新時代:那就是「獨立自主」。不再因循先前攀附貴族的那一套,而是前所未見地追尋個人自主。
你自己身處的這個時代始於二十世紀早期,西方社會步入以工廠為基礎的製造經濟。這時代常被稱為工業時代,但更準確的稱呼是「標準化時代」。舉凡生產線、大規模製造、組織階層和義務教育變得普遍,日常生活的多數層面,包括消費者商品、工作和學歷等,也都變得標準化。
一如所有時代,標準化時代自有其對成功的定義:在組織裡往上晉升,獲取財富和地位。這個新概念催生了現代的勵志書籍,例如卡內基的《如何贏取友誼與影響他人》(一九三六年)、希爾的《思考致富》(一九三七年),以及皮爾的《積極思考的力量》(一九五二年)等長銷大作。這些書籍著重在建立有利於往上晉升的習慣和技巧。希爾建議:「比較好的做法在於,你做事要能幹,要有效率,讓有辦法提拔你的上級注意到你。」
在標準化時代,勵志書和主流見解首次同意同一套成功要領。二十一世紀以降,《紐約時報》暢銷書和頂尖社會科學家說著同一套標準公式。幾十年來,「知道目標,不屈不撓」如同最可靠的成功方法,無庸置疑,千真萬確,誰不信就是笨蛋。最近很多書甚至說這套方法是永恆的人類智慧。
你手上的這本書卻不然。在我們看來,新時代需要一套截然不同的成功公式。

向個人化時代邁進:個體性很重要

在這個時代,Netflix 準確推薦適合的好片給你,亞馬遜準確推薦適合的好書給你,YouTube 和電視替你做選擇,Google 替你挑選搜尋結果,臉書和推特餵專屬的動態消息給你。這些前所未見的科技有一個共通點:個人化。不過這些個人化科技只是起頭,之後我們會更加迎向個人化的時代。
我們正經歷醫療的個人化。醫生愈來愈會選擇最適合你的癌症療法,考量你獨特的生理、健康和基因,而不是一視同仁地採用標準療法。營養師愈來愈會參考你的新陳代謝和健康目標,替你量身打造飲食建議,而不是如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那套針對每日攝取量的食物金字塔般,提出人人適用的標準建議。由於監控個人健康狀況的需求日增,智慧型手錶、「與我居家基因檢測組」和各種健康追蹤的手機 App 也應運而生。
我們正在經歷工作上的個人化。社會原本是工業經濟,由穩定的階層化大企業主宰。但現在社會逐漸轉型為知識與服務經濟,日益多元、去中心化,自由工作者和獨立接案者愈來愈多。你不再能期望替同一家公司工作一輩子,我們大多數人在退休前會換十二次以上的工作,而且比我們待過的大多數公司都要活得更久。
教育是最標準化的領域,卻也開始經歷個人化的變革。慈善機構投資數十億美元開發個人化的學習工具,以順應不同學生的需求和能力。比爾與梅琳達.蓋茲基金會、陳和祖克柏基金會即有志一同,贊助全美各地許多學校建置個人化的教育工具。連大學都開始擁抱個人化學習。二○一三年,南新罕布夏大學率先獲得教育部的同意,廢除分數和學分,讓學生完全依自己的步調和能力規畫學業。
這些學習、工作和生活上的變革,乍看之下並不相關,實則都反映了個人化時代的到來。
簡言之,個體性很重要。

什麼是「你」獲得成功的最佳方法?

由於個人化的概念日益抬頭,我們對成功的認知也在改變。二○一八年,非營利的民間智庫「個體機會中心」(Populace)透過倫茲環球公司進行民調,詢問全美各地近三千名男女受訪者對成功的看法。當被問到社會對成功的定義時,最常見的兩個答案是財富和地位。但當問到他們是否同意這個定義時,只有十八%的受訪者表示完全同意或非常同意;有四十%的受訪者自稱隨著人生閱歷的增加,他們已經不再認同這個定義。多數受訪者對成功的個人定義,已變成更加看重快樂和成就。
當受試者被問到他們認為哪種人最成功的時候,社會和個人對成功所抱持的觀點差異最大:有七十四%的受試者認為,依照社會的定義,最成功的是「握有權力的人」;有九十一%的受試者認為,依照個人的定義,最成功的是「追尋目標的人」。換言之,我們一方面大都以為其他人認定有錢、有權才是成功;但另一方面,我們自己卻需要自我實現、追求自己所認定的成就,才會覺得自己是成功的。
然而,雖然我們想要一種新的成功,卻不見得知道應該怎麼達到。愈來愈多人在追求自己眼中的成功,但學界對成功的研究卻還停留在標準化時代。將近一百年來,學界幾乎都在探究一體適用的成功,老是在問一個看似直接的問題:「什麼是獲得成功的最佳方法?」
但我們要採取另一條路。
我們兩人是基於一個相同的信念而攜手合作,那就是我們相信個體性很重要。我們相信,唯有每個人發揮所長,社會才能繁榮興盛。我們所有的研究都是基於一個認知:讓每個人充分發揮潛能的最佳方式,就是了解個體性,頌揚個體性。基於這個信念,我們提出一個稍微不同的問題:「什麼是你獲得成功的最佳方法?」
為了找出答案,我們把目光放在黑馬上。

黑馬研究計畫

我們不是基於某種學術傳統才選擇黑馬為研究主題,學術圈沒有這個傳統。事實上,我們爬梳文獻之後,還沒找到哪位學者投入過相關的大型研究。我們是基於個人理由而決定研究黑馬。
我們倆都經歷過艱苦的掙扎,逆主流而行。陶德十七歲從高中輟學,跟同樣十幾歲的女友結婚,二十歲之前就有了兩個孩子,在猶他州鄉間靠著賣鐵絲網圍籬維持家計。奧吉從四所大學五度休學,做不了朝九晚五的工作,一度靠著開車賣二手書貼補家用。在標準化時代,我們都有一長串糟糕的紀錄,想方設法順應學校和工作的標準,卻從來格格不入。
也許我們只是憑藉著好運才終於在專業上立足,但我們確知一件事:我們勉力獲得的成功,都來自於打破遊戲規則。這不是出於反叛或傲慢,而是不得不然,我們所有想遵循標準公式的努力都以失敗收場。
由於這種體認,我們覺得黑馬也許是探究如何獲致個人成功的良機。如果確實有一套人人可以用來成就非凡的原則,我們要從哪裡找出這些原則呢?我們認為,最好就是從橫空出世的高手身上。
所以我們展開了黑馬研究計畫。
我們開始訪問各種領域的高手,包括歌劇歌手、訓犬師、美髮師、花藝師、外交官、侍酒師、木匠、操偶師、建築師、大體保存師、西洋棋大師、助產士──當然還有天文學家和時裝大師。我們沒有對努力或天賦抱有什麼預設立場,我們只是傾聽他們用自己的話語,描述自己如何在專業上達致卓越。
結果我們從傾聽學到很多。我們很快就發現,很多高手在學校表現不佳,甚至根本沒有讀到畢業,例如麥考蜜珂就是一個例子。其中一位受訪者是蘋果公司的高階主管,他原先就讀名校的資工研究所,讀到一半就不讀了;一位是破紀錄的機師,但從沒讀大學;一位創辦了國際海洋哺乳動物訓練中心,恰好還是在迪士尼待了最久的旁白配音員,兒時卻是由一個菜鳥家教教他。
有些黑馬在學校或工作上表現出色,卻突然整個轉換跑道,例如魯洛就是一個例子。我們的其中一位受訪者是文學博士,卻突然跑到天寒地凍的北方,回來時成為罕見蕈類的專家;一位原本是建設公司主管,後來成為牛津大學九百年來第一位不是學界出身的校長;一位在長春藤名校攻讀認知語言學研究所,卻放棄學術之路,成為世界級的撲克牌高手。
既然我們訪談的是黑馬,他們自然不是循著正規的成功之路。但我們要問的是:麥考蜜珂、魯洛和其他黑馬有什麼共通點?是什麼根本特點,讓他們得以異軍突起?

特質不一的各色黑馬

你也許會像我們剛開始一樣,猜想所有黑馬都有某個關鍵特質,例如反抗體制。也許多數黑馬很有個性,很特立獨行,就像維京集團的創辦人理查.布蘭森,懷抱壯志想幹出一番大事業,證明這世界是錯的。
但我們發覺,完全不是這麼一回事。
我們發現,黑馬的個性各式各樣,沒什麼共通點,跟一般人沒兩樣。有些黑馬膽大強悍,有些黑馬害羞謙和;有些黑馬喜歡顛覆,有些黑馬在乎他人。黑馬並沒有特定的個性,也沒有特定的個人動力或社經背景,沒有經過特定的訓練、學習或練習。但他們確實有一個共通之處,非常明顯。
那就是:自我實現。
※ 本文摘自《黑馬思維》前言,原篇名為〈打破既定模式〉,立即前往試讀►►►
 
嚴禁抄襲,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歡迎各媒體交換文章。

關注工作、管理、商務情報

親愛的讀者,歡迎加入「SmartM人才培訓網」Facebook粉絲團,每天更多豐富的工作、管理、商務報導等你關注與分享。

加入Line帳號,關注最新的工作、管理、商務情報,學習不間斷,精采文章不漏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