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朗」─光是這一點,就是最深入人心的體貼。「服務精神天線」敏銳的人,會以炒熱當場氣氛為己任賣力地表演。
或許有人會覺得「我本來就不是個性開朗的人,怎麼可能做得到?」在此要告訴大家一個好消息。只要懂一點技巧,任誰都能演出「開朗的個性」:只要讓「表情」與「聲調」顯得開朗就好。
溝通不能只靠語言,非語言的溝通往往是你贏過他人的微差
我曾與許多「超一流」的成功人士會面,這些人給我的第一印象就是與眾不同。他們一點也不傲慢,待人溫和親切。但光是第一眼,他們所散發的氣場就讓我覺得「這個人不簡單」。
決定第一印象的關鍵是「外表」。外表雖然重要,但不一定非得是俊男美女才能給人好印象。人們可以從視覺得到許多資訊,具體來說,像是外表、表情、小動作、視線……等。
跟其他國家的人相比,日本人的確比較「沒表情」。稍微觀察一下電車裡的乘客或路上的行人,很多人(尤其是男性)經常掛著臭臉,一副全世界都對不起他的樣子。說幾乎每個人都是這樣也不算誇大。
這全是因為日本人太過依賴「語言」。換言之,日本人太習慣透過語言與人溝通,因而輕忽了表情這類非語言的溝通。
相較之下,美國人即使是陌生人也能朝對方露出微笑,因為他們知道,透過表情可以讓自己佔上風,還能擄獲對方的心。
平日在家若不特意留心臉上的表情,相信任何人都會是一副面無表情、毫無魅力的樣子。
然而,一旦跨出家門到外面,若能留心去除表情裡的負面要素,就能瞬間改變你給人的印象。歐美各國的人自小就從父母親身上耳濡目染學會這樣的技巧。
讓表情「馬上活起來」的三個重點
所謂的溝通,在你開口說話之前就已經開始了。人們會藉由表情判斷對方,而日本人在利用表情溝通這一點上,可說是相當吃虧!
從今天開始改造你的表情吧,改造表情時要注意的地方有三個。這三個地方就是「眼睛」、「眉毛」、「嘴角」。
有個方法能一口氣改造這三個部位。沒錯,就是「笑容」。
洽談生意的場合,第一印象就給對方「笑容」的人,絕對佔有壓倒性的優勢。
「眼睛」 =眼彎彎的,讓自己的眼睛變成上弦月的樣子。
「眉毛」 =說話時,讓眉毛上下挑動。
「嘴角」 =嘴角上揚。露出笑容時,盡量讓上方的6 ∼8顆牙齒露出來。
請大家站在鏡子前面,對照一下露出笑容時與面無表情時的自己。
想必一眼就能看出兩者的差異吧。
「高亢一點」的聲調 比低沉的聲音好
其次的重點是「聲調」。重點在於讓聲音比平常「高亢」。
高亢的聲調給人善於交際、開朗、做事積極、友善的印象。比平常說話的「原音」拉高一階,就算是恰到好處的聲調。
到底聲音要多高才能給人好印象呢?
實際有一個標準可以衡量。請試著唱唱「Do、Re、Mi、Fa、So、La、Si、Do」。其中, 最恰當的聲調是「Fa」 或「So」。
音程不一定非得百分之百準確不可,只要是你能唱出的「Fa」或「So」音階即可。試著哼唱一下,你就會明白自己平常的聲音有多低。
「從Do到Mi」的聲調可以營造聰明理智的印象,給人帶來信賴感,適合在談重要生意時使用。但平常以這麼低的聲調說話,反而會形成某種壓迫感,給人不容易親近的印象。
因此,若非嚴肅的場合,不妨在平常以略高的聲調說話,絕對能給人營造較好的印象。或許有人會覺得,男性用「Fa」或「So」這麼高的聲調說話不太好,但為了營造親切、容易溝通的印象,建議大家一定要試試看。
如果是天生聲音就低沉的人,建議可以加快說話的速度。帶有節奏感的說話速度,能消除低沉聲線原有的壓迫感。
回到家裡放鬆的時候,當然可以用低沉的聲音喊:「啊,今天好累啊!」在知心好友面前,用再低的聲音講話也沒關係。
不過,只要踏出家門面對外界,就應該對自己的聲線與表情負起責任。
責任編輯/李頤欣
延伸閱讀
原文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