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artM 人才培訓網

滿足:與其追尋幸福,不如學習如何知足

克莉絲蒂娜・伯恩特ChristinaBerndt
2019-09-15
滿足:與其追尋幸福,不如學習如何知足

別人都過得比我好?

對幸福的欲望會讓人上癮、生病、變得貪得無厭,只能感受到須臾的歡樂。我們或可因此歸結幸福研究的結果,認為幸福只是偶然,於是轉而尋求滿足。

不過與幸福有關的研究,告訴我們的不只是幸福議題當中上述那些令人不快的認知,對於想從滿足當中獲益的人來說,幸福研究也能增長其知識。

事實上,幸福研究與「滿足」有極大的關聯,科學家之所以這麼喜歡用「幸福」這個詞,是因為對大眾而言,「幸福」聽起來感覺特別美好。全世界的幸福研究團隊和幸福實驗室研究的往往不是幸福(happiness),而是「生活滿意感」(life satisfaction)或是「主觀幸福感」(subjective well-being,SWB)。這種感受主要包含的幸福,是由歡樂和興奮時刻所組成,同時它也會蒙受負面情緒的傷害。如此看來,一個人如果對自己的人生(包括工作、愛情、家庭等不同領域)感到滿意,並且他所有的情緒與感受是正面多於負面,也就是比起罪惡感、憤怒或慚愧,他更常感覺到喜悅、欽羨與活力時,此人的主觀幸福感會特別強烈。

此外,人們也會在自覺高人一等時感到滿足。我們總是不斷在比較,希望自己擁有的比別人更多,更有聲望、更成功,也更有錢。幸福就等同一場競賽,在人生奧運會上勝出的人就是幸福的,無論他是天生命好還是因著個人的努力。美國記者兼諷刺作家安布羅斯.比爾斯(Ambrose Bierce)就曾將「幸福」定義為:「看到別人的不幸便湧上心頭的愉悅感。」

我們感受不到幸福,是因為我們追求的不是「幸福」,而是「比別人幸福」。

放下「比較」,就會比較幸福。在這種認知之下,我們可以藉由轉念,讓自己受益,例如自覺並主動加入較低階的比賽組別。競賽會讓贏家欣喜,金牌得主更感興奮,倍覺榮耀。不過根據研究顯示,銀牌得主絕非第二群最開心的人,事實上,他們比只獲得銅牌的人更不快樂。因為銅牌得主會對於自己居然還有機會能站上領獎台而感到驚喜,與其他未獲獎的運動員相比,他們已經很心滿意足了;相較之下,銀牌得主卻無法不為那失之交臂的金牌而懊惱不已。

這代表著,我們要讓自己對人生的看法轉個彎:不要在甲組聯賽裡白費力氣,因為在那裡我們永遠只能墊底;當我們改到乙組聯賽而能獲得較好的名次時,感受會更棒。

此原則也可運用在其他生活各個層面。例如選擇居住環境時,如果一輩子都夢想著有朝一日要住在慕尼黑格林瓦爾德區— 註,即使傾家蕩產也在所不惜,最終會發現,真正的富豪只需要花九牛一毛去支付他們的高級別墅,但對於打腫臉充胖子的人來說,這種不斷羨慕和效法有錢人的行徑,是不自量力的「負債式享受」方式,猶如在心中插了一根欲壑難填、無法拔除的針刺。

賓州大學的社會學家格倫.費爾布(Glenn Firebaugh)與馬修.施羅德(Matthew Schroeder)透過調查發現,金錢正是一種可以用來檢視周遭其他人的方式。

該調查定期詢問超過兩萬三千位美國人覺得自己是「幸福」、「還算幸福」或是「不太幸福」,結果顯示,普遍而言,富人會比窮人幸福。不過,與同儕團體的其他人比較卻是更重要、更有意義的,人們會特別注意和自己年齡相仿之人過得好不好,認為這輩子也應該按照自己的信念去完成與同輩成功人士類似的目標。也就是說,個人的滿足感是相對的,視你和「真實」同儕比較的結果而定。

相較之下,住在富裕或貧窮的國家,對一個人是否覺得幸福幾乎不太有影響。

篤信佛教的國家,與受到基督教影響的社會相比,經濟是否繁榮對他們而言也並沒那麼重要。此外,我們只會在乎自己是否比同齡的同事或鄰居富有、過得更好,在十萬八千里外的遙遠國度裡即使再多有錢人,我們也不會在乎。

我們討厭被人比較,自己卻老愛與人比較。人們的不滿與自卑,都是從「比較」中產生的。你常常旅行嗎?你住什麼樣的房子?婚姻狀況還不錯嗎?工作有什麼成就呢?當我們在這些比較中屈居下風時,心裡當然不好過,因此我們對於與人的比較要有所節制,因為永遠都會有人比我們有錢、比我們成功、比我們英俊美麗。如果我們只將這些人當成目標,將永遠都不會知足。

註:Grünwald,是全德國最昂貴的住宅區之一。

掌握人生自主權

能夠決定自己的人生是非常重要的。跟一個永遠只能執行他人想法、當個助手的人相比,能夠決定自己行為的人,在成功時更能享受自己的成就。人生中最大的責任,就是要敢於擁有我們造成的結果,並對自己負責,如果你想要得到幸福,也必須為自己行動與否負起責任。

無法自主選擇甚至還會影響健康。據研究顯示,在政府部門裡,一個職位較低的人與他的上司相比,其罹病的風險較高,甚至還會早死。相對地,位高權重者反而比較長壽且健康。

有一個與美國總統有關的研究也得出同樣的結果。大家可能會認為堪稱全世界最有權勢的人應該承受了足以致命的極大壓力,畢竟我們都可以看到柯林頓和歐巴馬的頭髮在其任內都迅速變白了。不過普遍來說,這些國家元首都沒生什麼重病,他們活得和其他人一樣久。自喬治.華盛頓以降,所有已逝美國總統的平均死亡年齡,與同輩男性的平均壽命相較(當然不包括那四位被謀殺的國家元首在內),顯示國事壓力並未影響他們的健康:這些總統的平均年齡為七十三歲,而一般人的平均死亡年齡則落在七十三.三歲,兩者相去不遠。

不過我們若想盡情享受控制的感覺,倒不必像他們一樣擁有掌握核武的權力,只要我們對大多數的事情具有決定權,便有益於情緒穩定及身體健康。例如住在養老院的老人如能自己選擇食物,或一起決定下次踏青的地點,就足以減輕他們的壓力,甚至還會降低養老院裡安養者的死亡率。

與其追求幸福,不如懂得知足

從以上的種種論述看來,幸福顯然是稍縱即逝的美好,快樂也正如字面上所示,是「很快失去」的「樂」。「從此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的期待,雖然已經被判定是個敗局,但我們還是希望能擁有完滿的人生。在這種進退兩難的情況下仍有一條出路,即追尋另一種形式的幸福:追尋一種即使面對生活中的不如意也能接受的狀態;追尋「夠好就好」,而不必永遠達到完美的狀態。

人生總有高點與低潮,在幸福時刻過後,我們終會回歸到不好不壞的平淡期,或甚至不幸遭逢突如其來的意外,讓人瞬間跌入情緒谷底。不過其實每天都會發生點點滴滴的小事,它們組成了豐富多彩的人生。研究也證明,人的幸福感有七十五%是取決於這些生活中的小事,所謂的「人生大事」,對幸福感的影響,只有不到二十五%。如果我們以溫柔的心去看待,它們絕對可以被視為生活中的幸福。例如在晨光中喝杯香醇的咖啡、在工作遇到難題時同事即時伸出援手、坐在窗邊看著灑入的暖陽等,如果我們能享受這些小確幸,那麼一整天都會感覺自己是在幸福中度過,即便遇到生活中的不順遂,像是沒帶傘卻遇到天降驟雨、回家途中購物紙袋突然破掉讓東西灑落一地、上司心情不好擺臉色給你看......等倒楣透頂的事,也能一笑置之。

我們都深知,人生不可能事事如意,比壞運更令人感到不安的,往往是恐懼,我們害怕擔憂事情未能如預期般順利。然而人生不可能都按照計畫進行,不想面對挑戰的人,最後就會放棄冒險,停止嘗試。

一般人總是求樂而避苦,但人們看到的經常只是表象,有許多事情其實無法馬上論斷是幸福或是不幸。某件事也許看起來很有勝算,但可能最後卻產生出乎意料的大逆轉;相反地,極為不幸的事件,有時反而會發展出完全出人意料的契機。得到未必是福,失去也不一定是禍。沒有挫折就無法累積智慧,沒有付出就難以有所收穫,這正是所謂的「禍福相倚」。

滿足指的是能全然擁抱生命中的所有事情,就連缺憾的時刻也都盡可能接受,這樣會達到一種比追求易逝的幸福更持久且更純粹的境界。日常生活中無論酸甜苦辣的經驗,大風大浪的考驗,只有全都體會過,才是真正地活著,也才能體會到真實的人生。

 
書籍介紹
作者: 克莉絲蒂娜・伯恩特 Christina Berndt
出版社:時報出版
出版日期:2019年08月
作者簡介
克莉絲蒂娜・伯恩特 Christina Berndt
生於1969年,曾先後於漢諾威大學與維騰/赫德克大學研讀生物化學,於海德堡德國癌症研究中心攻讀博士。
先後為《明鏡週刊》、德意志新聞社及南德廣播公司撰寫醫療及學術相關報導,2000年起擔任《南德日報》編輯。
曾於2006年獲頒歐洲青年科學作家獎(The European Science Writers Junior Awards),也曾因揭發器官買賣醜聞獲得守護者獎(Wächterpreis)提名。2013年不僅榮獲亨利・南恩(Henri-Nannen- Preis)「調查獎」提名,更獲選為年度三大科普寫作記者。
著有在德國暢銷20萬冊的《韌性》(時報文化出版)。

譯者簡介
林硯芬
東吳大學德文系碩士班畢業,現為專職譯者,譯有《聽擊者》、《夏娃的覺醒》、《神祕靛熱》等書。
 
嚴禁抄襲,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歡迎各媒體交換文章。

關注工作、管理、商務情報

親愛的讀者,歡迎加入「SmartM人才培訓網」Facebook粉絲團,每天更多豐富的工作、管理、商務報導等你關注與分享。

加入Line帳號,關注最新的工作、管理、商務情報,學習不間斷,精采文章不漏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