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artM 人才培訓網

溝通技巧

  • 自信人士,三個有力量的表達習慣

    身體語言的重要性,其實並不亞於實質談話內容。許多人專注於如何說一口好話、學習在聊天中找話題,甚至希望在雙方談話中取得支配性地位,這些能力固然重要,但「非語言」層面的訊息更不可忽略,它的影響比想象中還大。身體語言專家DonnaVanNatten在她所推出的新書《ImageScrimmage:9WaysWomenWinwithBod...
    SmartM/彭紹宇
    2017-06-20
  • 如何達到專業、有效率的溝通?善用這三種架構

    有效的溝通必須有條理,訊息量越大,越需要有清楚的結構來支撐,像是蓋房子一樣,有了骨架,就能創造出具體的方向感與空間感。研究顯示,同樣的內容,人們對有結構的訊息記憶度多40%。職場作家ThaiNguyen認為,明確的溝通結構對自己來說有兩種好處:其一是可以讓自己組織並記住想法,其二是使聽眾更容易遵循並保持專注。以下是三種訊息結構,...
    SmartM/彭書耘
    2017-06-08
  • 聽見≠傾聽,一不小心就被同事討厭的3個壞習慣

    我們都有過和壞聽眾溝通的經驗,而若那些壞聽眾是工作中需要經常接觸的對象,如老闆、直屬上司或同部門的同事,可能會讓你的工作效率大打折扣。只是諷刺的是,或許每個人在別人眼中都可能是那個難以相處的「壞聽眾」,而通常這些人卻是因工作認真而給予別人不佳的交流經驗──可能是同事正在報告時,突然提出問題打斷,雖出於善意,卻會讓對方感受到不尊重...
    SmartM/彭紹宇
    2017-04-12
  • 任務老是被遲交王拖累?4個重點讓你有效的督促他人

    工作上每天有不同的任務挑戰,當你列出一長串的待辦清單,卻因為上司遲遲未批准你的提案,或是同事無視你訂下的死線,讓你的計劃停滯不前。讓你覺得心情更糟的是,似乎只有自己在乎事情的急迫性。知名專欄作家、職涯專家KATBOOGAARD提供4大重點讓你不失禮地督促他人:一、表達死線的急迫性理所當然地,你不能要求一個不清楚死線的人準時,因此...
    SmartM/莊晨伶
    2017-04-11
  • 如何自信表達又給人好觀感?3 大情境實際演練

    什麼是自信?簡單的說,自信是過度積極跟被動消極中間微妙的平衡點,過度積極時給予人具侵略性的感受,較為霸道武斷、堅持己見且喜愛主導團體或任務的走向;而被動消極的人則是任由他人帶領,不會造成紛爭卻也不表達對任何事情的意見,更多時候像是把所有想法悶在心裡,不贊同卻也不表明立場。因此,許多人認為在團體中「保持自信」非常具挑戰性,正是因為...
    SmartM/彭書耘
    2017-04-07
  • 妥善面對反對意見,與他人完美溝通的三步驟

    在職場上,難免會遇到和他人意見不合的時候,這時妥善溝通並有效的處理這些反對意見就顯得更加重要。人人都會堅持己見,但放軟身段、嘗試新的意見與回饋,則可能幫助你一舉增進人際關係並讓能力持續增加。美國Inc.的專欄作家KatBoogaard就提出了以下三步驟,幫助職場工作者妥善面對相反意見並有效和他人溝通、處理事務、互動。一、拋開成見...
    SmartM/黃立昇
    2017-04-06
  • 不用一說再說!三招讓對方聽你說話

    上司總是對你的建議充耳不聞?同事永遠不和你站在同一陣線?許多時候並不是自己不擅言詞,也非人際關係出問題,而是對方不擅聆聽。無論是哪種情況,和這類的人共事實在令人沮喪又無力,甚至影響工作效率。山不轉路轉,我們可以透過一些簡單的自我調整來解決此一困境。美國知名專欄作家、人力資源管理專家SaraMcCord提供我們以下三種建議:一、創...
    SmartM/莊晨伶
    2017-04-03
  • 面對拒絕後做好三件事,積極從錯誤中學習成長

    在職場上,難免會面對被拒絕的時刻,和顧客談合作、向主管提案,或是對同事提出要求,沒有人一開始就無往不利。成功的人會從中學習到教訓與經驗、進而積極學習;而失敗的人從此一蹶不振,並無法從中學習到當中精髓。美國muse的專欄作家KatBoogaard就提出了三件事情,幫助職場中人面對拒絕做好調適,並從中積極進行學習。一、整理並反映不管...
    SmartM/黃立昇
    2017-03-31
  • 如何才能侃侃而談?提升說話技巧的5個步驟

    「怎樣才能侃侃而談?」有人在Quora問答網站上這樣問。TheFriendFormula.com的創辦人DanChang回答了這個問題。DanChang認為,我們大腦自有一種過濾機制,每當我們有什麼樣的想法時,我們的大腦會先過濾,確定這樣的想法是否可以說出口。但我們的大腦過濾機制,有時候卻太過了,所以你可能想了很多,卻一句話也沒...
    知識家
    2017-03-28
  • 好心給建議卻得罪人?小心這三個「無心錯」

    「施比受更有福」,你絕對聽過這句流傳已久的經典名言,只是當運用在「給人回饋」這件事上,可能會讓你被別人貼上「自以為是」的標籤!大多數人都喜歡向他人提出自己的看法,然而卻不代表人們同樣都樂於接納意見,特別當那些意見可能是負面批評。因此為了避免變成一個「自以為是最聰明」的人,深諳商場領導能力的PartnersinLeadership...
    smartM/彭紹宇
    2017-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