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artM 人才培訓網

人際溝通

  • 新書搶先看》懂得整理,人際關係也會變順利

    阿德勒曾說過:「所有的煩惱都是人際關係的煩惱。」在這個人際關係論的主張中,認為「所有的行動都存在著對象」。這個對象可能是朋友、點頭之交、工作夥伴、家人等,也可能就是自己。如果想要理解這個對象(即便是自己),只要觀察「他」如何與別人相處即可。因為我們雖然看不見對方的想法(思考方式),卻能觀察其人際關係(行動),透過這種方法認清他的...
    丸山郁美
    2017-10-22
  • 新書搶先看》「高EQ」就是不為別人的錯誤買單

    先來測試一下自己的情商。朋友圈中,有篇文章很熱門:《善良的人,運氣永遠不會差》。打開文章,第一句是:你把對方當成菩薩,他就是菩薩。你把對方當成魔鬼,他就是魔鬼。這句話有道理嗎?如果有,道理何在?如果沒道理,又錯在哪裡?這個問題直接關聯到我們的情商指數,關聯到我們對人性的基本認知。大家來判析一下,我們這邊先講幾個故事。喜歡閱讀,卻...
    霧滿攔江
    2017-10-21
  • 自認表現不錯卻沒被升遷?癥結可能是這三個

    升遷,是對有能力者的肯定,不僅頭銜升級、薪資也隨之墊高。只是,每個人都想競逐升遷機會,主管究竟會看上誰?當人事命令公布,升遷的人不是自己,怎麼看待?人才管理專家RichardMoy認為,沒被主管賞識,雖然難免沮喪,嫉妒、不服氣也是人之常情,但與其消極應對,不如快速收拾心情,想想自己在這場賽局中的位置,詢問自己三個問題,反思未被提...
    SmartM/許博涵
    2017-10-20
  • 面對主管意見,何時「輕話重聽」,何時「重話輕聽」?

    很多初入職場的新鮮人都會有這種問題,常常會解讀錯誤主管的回應,這種事情累積久了,其實對個人及企業是不利的,今天我來舉一個客戶公司發生的例子,讓各位了解一下這個中是有什麼差異!!案件內容:小佳是一位新鮮人,由於她的工作是主管的助理,所以跟人接觸是免不了的差事,最近她的工作狀況了一些狀況,總經理得知後,又不好直接涉入這個個案,於是請...
    周海威
    2017-10-20
  • 職場「恐怖意見領袖」,拚命否決別人卻不提出想法

    有一位很挑食的學姐,以前就聽同學說過,和她約吃飯,會「非常痛苦」。有一次聚餐,我終於領教這位學姐的厲害──那一次,大夥兒一如往常的討論待會要去哪家餐廳吃飯,由於是我主辦,所以我率先問大家。「晚上想去哪裡吃啊,各位?」我問。我還刻意望了那位很挑食的學姐一眼。「都可以啊!」學姐說。於是,大家開始提意見了。「那,麻辣火鍋!」「燒肉?」...
    Mr.6
    2017-10-19
  • 啟動「正向力」的說話術,少說「我不行」,多談「我能怎麼做」

    語言的力量其實比我們想像中更強大。根據多位心理學家的研究,人說出口的話語會影響自己潛意識的認知,間接改變發言者對自我及其他事物的看法,進而造成深遠的影響。如果常把自我否定的話語掛在嘴邊,久而久之就越來越沒信心,也會影響別人對你的印象。知名作家MargieWarrell特別提出四點建議,幫助讀者在開口表達意見前,透過多元的思考說出...
    SmartM/林孟嫻
    2017-10-18
  • 讓人眼睛一亮的簡報力,「提問+解方」引起好奇心

    編按:美國聯邦政府溝通技巧課程講師及心理學家莎曼・霍恩,在《說出亮點吸引力》一書中,提出快速引起注意、令人驚豔又難忘的八個法則,幫助你在任何活動場合,都能運用以下獨特技巧脫穎而出,一砲成名。很多人在學校都做過簡報,但「關注力法則」的前提是:「提出問題比直接講述的效果更好,不過,提問並解決問題,效果最好。為什麼呢?因為你從口頭上和...
    我讀WEDO
    2017-10-17
  • 犯了錯不能只說sorry,5個方法道歉說進對方心坎裡

    編按:本文摘自《沒人懂你怎麼辦?》,作者海蒂.格蘭特.海佛森以心理學的角度解析認知與偏見如何影響我們,以及有效改善錯誤認知的方法。你答應老闆會準時完成一項重要任務,但你後來發現自己錯了,工作會延遲完成。你讓同事在一項合作專案中處於狀況外,令他感到挫敗,還有些被出賣的感覺。懺悔的時候到了。有時候,要引人注意,並且讓對方確實修正對你...
    我讀WEDO
    2017-10-13
  • 心有不平衡,想要匿名申訴公司,怎麼做才好?

    別被標題嚇到了,我不會教你如何匿名申訴,政府也不會接受匿名陳情案件。現在的公務人員簡直被這些便民服務搞得是累死自己,最近才處理了一個明明是自己有問題,卻去跟各單位檢舉的案件。而政府機關卻又不能不理。唉!言歸正傳!每過了一段時間,總會有幾封信躺在我的信箱或者留言。大致上的內容可以歸納成幾種狀況1.公司內的不平,想要爆料2.離職員工...
    MitchellChen陳彥輔
    2017-10-13
  • 「求援」與「取暖」是不同的,解決問題與製造問題的區別在哪裡?

    最近有很多新興宗教被放上枱面上檢視,其實我對坐在上面的那位沒興趣,反而我對於跪在底下的那群人比較有興趣,其實類似的現象在職場上也是層出不窮,每一間公司都會有意見領袖,意思是他可以代表員工說出意見或公司的盲點,但重點是…各位有看見意見領袖活很久的嗎?我不是說公司會秋後算帳,雖然真的有公司是做這種事,但我想問的是各位有...
    周海威
    2017-10-13